比利時內觀之旅

Dada H
Feb 22, 2017

--

2010 秋季,我來到荷蘭參加一年一度於阿姆斯特丹舉辦的影音廣播的展覽。這是我第三次來到這個廣播界的盛會,來自世界各地的廣播業者與設備供應商齊聚一堂,身為產品經理的我也被派到此與客戶和合作伙伴開會並介紹公司最新的產品。

在結束幾天的展覽後,我向公司告假幾天,就地展開我的內觀之旅。出發前我就已經上網查過,荷蘭的境內並無內觀中心,而最近的內觀中心則是位於比利時境內的 Dhamma Pajjota,它座落於比利時與荷蘭的交界之處。我從阿姆斯特單的中央車站出發,先抵達荷蘭最南部的 Maastricht 大城,再轉一班火車來到比利時的 Dhamma Pajjota。

Dhamma Pajjota 的意思為正法之光,中心的環境十分的幽靜,佔地遼闊且緊鄰著樹林,十分適合禪修,很獨特的是,該中心所有的設施都是無障礙的,坐輪椅的朋友也可以來閉關禪修。由於歐洲的國家彼此緊鄰,內路交通方便,所以歐洲的內觀中心常會看到來自鄰近各個國家的學員和法工。而 Dhamma Pajjota 主要參加課程的學員則是來自比利時、荷蘭、法國等中歐國家,也有來自北歐甚至俄羅斯的學員。該中心非常的國際化,各種語言的課程開示齊備,課程同時以英文、法文、荷蘭文進行,若想聽其他語言則需要另外申請。

Dhamma Pajjota 內觀中心 (圖片來自中心官網 https://www.pajjota.dhamma.org/

由於我來得很早,所以填完了報名表後就到中心內的圖書室中,拿起一本關於佛陀生平英文書讀了起來。讀著讀著,有位法工請我到廚房去一趟說有事情要商量。一進到廚房,看見幾位已報到的法工,除了載我來到中心的女中心經理之外,還有一位德國的男生、一位法國的男生、兩位來自德國的女生、還有一位來自日本的年輕人。

大家稍微寒暄一下,接著他們就說明請我來到廚房的原因。原來該期課程法工嚴重不足,因此問我是否願意轉做法工,我看到大家相處那麼融洽,廚房的設備和環境又是如此先進與整潔,就很自然答應他們了。只見他們鬆了一大口氣,感謝我的發心,並帶我到法工的寮房宿舍。

當時怎麼想也想不到,我所接下的任務竟是如此艱辛,不論是在體能上,在心智上都是很大的挑戰。但也因為如此,我對當時發生的所有事是如此印象深刻,直至多年後的今天還是歷歷在目。

該內觀中心的動線很簡單,餐廳和廚房就位於同一棟樓中,兩者之間隔著一個玄關,玄關中有個樓梯通往二樓,也就是法工的寮房所在地。而禪修的法堂和學員的寮房則是位於園區的另一頭,需穿過一個大草坪才能底達。我將行李扛到了二樓,看到有三四間房間,每個房間都很大,每間房間皆有四張大床。本來以為要與人分房睡,後來得知法工就只有我們幾個,所以每個人可以各自獨佔一間大房間。

我的房間

對於從未在餐館工作過的我們,在內觀中心的廚房做法工其實是很新鮮的體驗。廚房組長每天晚上會和大夥兒開個簡短的會議分派隔天的工作。大家可以自由分組並選擇負責的項目,只要你願意的話,每個人都可以嘗試廚房裡的大小工作。就算你自己廚藝不佳也不用擔心,廚房組長會從旁來指導。

每天一早起來,負責準備餐點的法工就要閱讀著牆上所告示的每日菜單食譜來準備食材,依照表格上指示的步驟和份量來進行,有時候也會依照每天大家的進食情況來調整隔天的份量。

每天晚上負責製作 yogurt 的法工,需將幾筒從附近農場運送過來的生牛奶從冷藏拿出來,倒在大鐵鍋裡煮沸後熄火,把溫度計放在鍋中測量溫度,等到溫度降到44度左右,再吃剩的 yogurt 從冰箱拿出倒入鍋中。接著把鍋蓋蓋上,拿布將鍋子密閉包緊後,再拿綿被把鍋子捆包住,靜待發酵。

早餐則相對簡單,每天都有現成都梅子與生菜沙拉和新鮮的麵包。我們需先將麵包從袋子中取出,擺在鋪上紅色餐巾紙的麵包欄上,接著再將抹醬從櫃中拿出來。抹醬的總類有很多,包括奶油、花生醬、和咖啡餅乾醬(比利時特產)。除了 yogurt 之外,還有麥片與鮮牛奶和咖啡提供給學員。

另外還需要沖泡每天早上的藥草茶 (herbal tea),這是我覺得最幸福的工作之一,也是該中心餐點中最大的特色之一。該中心有十幾桶不同種類的藥草,每天早上要泡的藥草茶組合都不同,各具其風味和特色。藥草茶製作簡單,只需放入菜單中陳列的各種藥草的份量,倒在水壺中以小火慢煮,時間到一桶芬香四溢的藥草茶就完成了。

由於該期課程法工短缺,且課程時間又很緊湊,我們七八個人得負責料理七八十位學員的三餐,讓我們無法好整以暇地選擇自己想嘗試的工作,每個人只能專注於自己較拿手的工作。日本人與德國人發揮其民族一絲不苟的精神,每道菜都可以準確地按表操課,火侯及味道也恰到好處,主菜的烹調工作自然而然就落在他們身上;德國女生們負責製作 Yogurt 和準備麵包麥片等,看來那是她們從小到大所吃慣的東西;而我就負責煮每天的藥草茶和跑堂,跑堂的工作就是一到用餐時間就把食物端出去,不時還要去檢察學員用餐的情況。

在其他的內觀中心,我的工作是最簡單且最沒有壓力的工作,然而在這裡卻是最吃力又最忙碌的任務。由於歐美國家與日本都是採取自助餐的形式,學員可以隨自己喜好來拿取碗盤和餐具,放在餐盤上。這在其他中心沒什麼問題,因為用餐完大家就會自個兒拿自己用過的碗盤餐具到餐廳附設的洗碗槽中洗淨,再拿塊布擦拭乾淨,最後再一一疊好,法工完全不用動手,但在比利時中心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兒,所有的碗盤都要一一搬回到廚房,由法工們幫忙沖洗洗淨、擦拭和堆疊!

每到用餐前,我得先把一大碟又一大碟乾淨的碗盤從廚房抱到餐桌上,再將各類的刀叉拿出去擺好,接著把麵包擺在麵包欄上端出去,再準備幾個空碗盤架和兩大盆水,倒入些許清潔劑,讓學員將碗盤簡單地洗淨後擺在碗盤架上。最後再將主菜端上桌先以蓋子蓋著,等待鐘聲響起就把蓋子拿起來。

隨後,饑腸轆轆的學員陸續進來來,他們消化食物之快真的是難以想像。負責行堂的我要不斷地從廚房到餐廳查看,一看見食物短缺就要趕緊拿空盤子到廚房盛好端出去。一看到碗盤架已快堆滿了,就得趕忙過去一手把幾公斤晚盤架抱起來,另一手再從桌子下將準備好的空碗盤架放上來。我得抱著碗盤架到了門邊,再用屁股頂開厚重的門,通過了玄關後,還要再頂開另一扇通往廚房的厚重的門。若看到廚房待洗的碗盤已經滿到無空間,就要趕緊拿著水管先將碗盤沖洗乾淨,把碗盤整齊地放在碗盤架上,推到洗碗機中,把洗碗機門蓋上讓它清洗,然後再清出碗盤架拿回到餐廳去待命。

我還發現歐洲的學員跟亞洲的學員有個明顯的差異,在亞洲每當學員發現餐盤裡的菜已經空了,就會摸摸鼻子自認倒霉。而歐洲的學員則不然,他們會很主動地要求加菜。而麵包是歐洲人的主食,每當麵包籃子一空,他們就會拿著麵包籃子到廚房門口等我出現,而我則要不斷地回到廚房,把一袋又一袋的麵包拆開將籃子放滿送出去。

等到大夥用餐完畢,我們要將所有的碗盤餐具拿回廚房,一件一件的擦拭,一籃一籃的洗淨,然後再逐個拿布擦乾,分門別類後再疊起來。我們通常只會有三位法工來做清洗的工作,若平均一位學員一天要用四個碗盤和杯子,五種不同的餐具的話,我們一人就要洗淨100個碗盤和 130件餐具,並要把它們擦乾歸位,這還不包括盛菜的鍋碗瓢盆。

我就這樣從廚房忙到餐廳,再由餐廳忙回廚房,這段極短的路程卻好像走不完一樣,每天都要走上幾十趟,中間幾乎沒有時間休息。當我真的累到不行的時後,我會一個人呆坐在餐廳與廚房之間的玄關中的樓梯上,與外界隔絕,稍作喘息一兩分鐘後再繼續工作。一到晚上倒頭就睡,隔天再起來準備早餐。

十日過去之後,我感覺好像經歷了一場艱難的戰役,比當學員還辛苦,全身酸軟無力,我覺得這應該是老天爺為我特別安排的課題,讓我償還幾十年下來所欠的勞動債。

在日以繼夜百般忙碌之餘,還有個一個小插曲。有一位德國大叔學員拉肚子,課程事務長帶他近來廚房找我,請我幫他準備熱薑茶來減緩腹瀉。我從來不知道薑茶還有此功效,看來每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秘方和習慣。

每到用餐時間,他就會拿著他的熱水瓶到廚房門口癡癡地等著我,而我總要在百忙之中抽空到廚房為他做特調。就這樣提供了兩三天的薑茶之後,他還是繼續出現。事務長得知後很訝異,對我說:「你怎麼還在幫他煮熱薑茶,這次是最後一次了,下次他再來你告訴他沒有了。」然而,只要他一出現,我就會二話不說繼續幫他準備。

我後來回想,為何我會有如此的耐心呢?我們沒有必要滿足所有學員的需求,那很不切實際。然而,我想起母親給我們無盡的愛、全然的包容和無所求的付出。曾經何時,她曾對我們說過:『夠了,已經沒有了。』或是『我很忙沒有時間照顧你。』從我有記憶以來一直到今天,這是從未發生過的事情。非但如此,縱使我們已經有了夠多的關愛和照顧,她仍會一直不停地問說:『還餓嗎?還不舒服嗎?』我只是在短短的幾天內,體驗到那種全然無所求的付出,只希望對方能快樂,而母親卻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付出。

因為這次的經歷,我瞭解到為何佛陀會說,就算我們在此生什麼都不做,只做牛做馬服侍我們的雙親,也不足報答他們對我們的萬一。對此,我對學員感到深深感激,謝謝他們讓我有此機會體驗到母親的偉大,也讓感受到無我的快樂。

每天奮戰不歇的廚房一瞥(左為乾廚房,右為濕廚房,中間的是煮藥草茶的地方)

課程結束後,我回到市區,來到了比利時布魯塞爾度過剩下的一天。等待我的是一棟建造於十九世紀的法式豪宅,有著舒適的庭園,而迎接我的是一隻可愛的貓,對我感到非常好奇,不停地在我腳邊來回遊走。

歐式庭院和貓

一進到屋內,我的心就融化了。映入眼簾的有如宮廷般,既古典又華麗,光是高挑的屋頂就足以另人心曠神怡。滑開門簾,夕陽從窗戶灑進來,整幅畫面有如美術館中明暗對比強烈的藝術畫。隨手播放了一首莫札特的協奏曲,音符在空氣中跳起舞來,讓人直以為回到那古典時期的歐式宮廷。

我的房間
傍晚時分的初邂逅

主人是一名退休人士,操著濃厚的法國口音跟我敘說著他們家族的故事與這棟建築的歷史。他將自己舊宅好好地整頓了一般,自己與太太住在其中一層樓,而其他的房間就出租給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與出差的旅客。

玄關
我的房間 — 夜晚時分

我來到浴室,又是另外一個驚喜,裡頭的空間大到奢華的地步,還有一個特大號的浴缸。不常泡澡的我破例泡了一個舒服的熱水澡,全身上下酸軟疲憊的每一吋肌肉都得到慰藉。泡澡已不再只是個享受,而是必須。

豪華夢幻的超大浴室

稍微休息了一下,我準備好到市區去探訪了,主人特地過來問我明天早餐用餐的時間。我算了算時間,我必須一大早就出門搭車回到阿姆斯特丹,再從那裡搭機回台灣。主人一聽到我需要那麼早離開,臉色有點為難。我心想歐洲人早餐都很簡單,不過就一杯咖啡配上幾片麵包和 croissant。為了不讓他煩惱,我就告訴他不需要準備早餐了,我可以自己處理。不料主人卻一定要幫我準備早餐,對於他的堅持我感到有點訝異,只好隨口先答應了。

隔日,清晨的陽光還未全亮,我就整理好行李準備出門了。我拖著行李輕聲地出了房門,躡手躡腳地下樓,心想若他們還在睡覺的話,我把鎖匙放在玄關的桌上後就直接離開。只見主人已經在等我了,彼此 bonjour 了一下後,他就帶我到一樓的餐廳。這是我還沒有造訪的地方,我進去一看就整個傻眼,整桌滿滿的食物已經排好在等我,有果汁、咖啡、火腿、起司、麵包、抹醬、還有一整條法國棍麵包 baguette 豪邁地擺在我面前,這比我想像中的bnb早餐實在差太多了,原來這就是他堅持我一定要吃早餐的原因啊!

我感謝他這麼熱心一大早起床就為了幫我準備豐盛的早餐,沒想到他還跟我說聲抱歉,原本要他太太一早去附近的麵包店去買剛出爐新鮮的麵包,但因為太早還沒開門,只好提供我昨天買的麵包。我既感動又感謝,也著實欽佩歐洲人對於服務品質的堅持。

夢幻的餐廳
主人與我

出發到歐洲前在網路上隨便選的bnb竟然會是這般光景,現在回想起來,冥冥之中一切真的都有其因緣,無我佈施真的會帶來出乎意料之外的好運和福報,之後陸續的內觀之旅都會有類似的經驗。感恩所有幫助我完成內觀之旅的所有人。

後記:原本以為我的勞動債在這次的內觀法工之旅已經償還得差不多了,沒想到這只是個前奏曲。接下來的旅程(延續閱讀:在印度監獄中遇見內觀的法國人)真的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地步,其粗活之『粗重』的程度是難以想像的,靜待下回分曉。

--

--

No responses yet